目前党建工作中普遍存在的党员业务忙、学习时间少,教育方式单一、实效不明显等问题。为什么?
因为党务工作者是基层党建各项工作的策划者和执行者。
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靠党委职能部门的几个人、几条枪是做不过来,也是做不好的。设计的方案再好,写的计划再完善,到基层落不了地还是白瞎。
基层党支部的最基层的党务工作者才是做好基层党建工作的“最后一公里”。他们的专业水平、工作能力和责任心,直接决定了一个单位的党建工作平均水平的高低。
要想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好,队伍建设首当其冲。一方面要把有能力、有意愿的党员骨干选进党务工作者队伍;另一方面也要抓好这支队伍的岗位技能培训和激励帮扶工作。两手都要硬才行!
通过本次课程,能够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者政治修养、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主激发动干好党建工作,把党建工作扛在肩上、握在手上、落实到行动上,压实扛牢党建责任的信心更足了。
● 通过分享党务工作的具体内容,让党务工作人员快速成为开展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
● 帮助学员了解基层党组织建设内容、切入点、方法,进一步激发基础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 解读全面习近平的“钉钉子精神”,帮助学员把握落实主体责任要把握好的重点;
●通过对《党建基础知识》、《钉钉子精神》、《党建行动学习》的辅导,帮助学员开展党建学习和企业管理的工作;
● 从专业党务工作的角度对国企党代会党组近期下发的党建制度进行解读,帮助学员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
第一讲:党业融合工作抓住两个关键点
一、关键点一:突出政治功能的理论知识(头部概念)
1.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
2. 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3. 党的基层组织——着力提升组织力
4. 党支部的职责——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
5. 党的工作机关——更好发挥党委参谋助手作用
6. 党员——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
二、关键点二:提升组织力的三个改变(底层逻辑)
1. 员工思维的改变——党员党性
2. 员工能力的改变——党员能力
3. 员工治理的改变——党组织模式+活动方式
第二讲:党建业务“四融合”
一、与企业管理相融合,聚合发展优势
1. 规划建设突出“标准化冶”
2. 品牌定位注重“特色化冶”
3. 学习内容彰显“分众化冶”
4. 运行模式坚持“平台化冶”
5. 工作推进实现“规模化冶”
案例:融入职工群众的热点问题(中美竞争、区块链、元宇宙)
二、与队伍建设相融合,巩固人才保障
1. 搭建岗位平台,新时代国企人提供展示才华的阵地
2. 搭建展销平台,新时代国企人提供产销对接支持
3. 搭建推介平台,新时代国企人提供有力关爱服务
三、与生产经营相融合,促进业务发展
1. 在工作谋划上深度融合(目标同向)
2. 在组织设置上深度融合(机制约束)
3. 在管理上深度融合(切入点)
4. 在绩效考评上深度融合(制度规定)
5. 在党政同心上深度融合(合作意识)
四、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强化执行落实
1. 正确认识党建与企业文化
——先进的党建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思想引领
——优秀共产党员是企业文化人格化的代表
——党建文化引领企业精神文明发展方向
2. 党建融合企业文化如何落地
第一步:搭班子——党建品牌融入企业愿景
第二步:编手册——用行为纲领规范行为
第三步:推案例——在战斗中学习战斗
第四步:讲故事——用故事传播理念
第五步:办内刊——用文字润育员工的心田
第六步:做培训——反复讲、反复学
第七步:做示范——重视领导干部的言传身教
第八步:做目视——营造企业文化氛围的好方法
第三讲:党支部特色与业务融合的方法论
一、党建工作与企业岗位业务的关系
1. 工作对象相同
1)党建工作目的——教育人
2)企业岗位的核心——人
2. 四大相同功能
功能一:凝聚
功能二:协调
功能三:激励
功能四:约束
3. 工作手段相似
1)教育灌输
2)情感渗透
3)典型示范
4)民主参与
4. 新形势新要求
1)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的各个环节
2)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中
二、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融入点
1. 与时俱进,创新思想观念
1)“互联网+党建”
2)党建社群与企业文化社群打通
2. 组织优势,提供组织保障
1)发挥政治引领
2)坚持情、理、法相统一
3. 党史与企业文化相结合
1)中国共产党——组织文化系统
2)中国共产党——组织管理经验
三、党业融合的高效工作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1. 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看家本领
2. 坚持实事求是
3. 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4. 保持战略定力
5. 坚持问题导向
6. 重视调查研究
7. 发扬钉钉子精神
8. 依靠学习走向未来
第四讲:“圆桌会议”——党业融合结构化研讨
一、找症状,明确目标并确定目标(头脑风暴,逐一回答)
|
任务 |
描述业务症状,即问题的具体表现; 针对具体表现重新阐述问题 确定解决问题的目标 党业融合怎么做才能推动问题的解决 |
|
目标 |
找到问题的症状(事实发生了什么) 明确地用语言定义问题 将未来要实现的目标确定下来 解决方式,可行的而非不现实 |
|
学员行动 |
依据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进行讨论 |
二、寻落地,基层党建与业务的融合学习计划
1. 采用5W2H1R的行动学习法进行结构化探讨
|
一支部一品牌 |
说明 |
||
|
工具说明 |
5W2H1R是一个制定行动方案的基本框架。 |
||
|
使用时机 |
制定行动方案或工作计划时使用。 |
||
|
作用 |
对行动计划全面考虑,便于执行和监督。 |
||
|
所需时间 |
2至3个小时 |
||
|
所需人数 |
参与计划执行的人应该参与。 |
||
|
课题 |
|
||
|
要素解释 |
WHAT |
我们要完成的是一件什么任务? |
目标: |
|
WHY |
为什么这任务对我们这样重要? |
价值: |
|
|
WHEN |
我们需要什么时候完成它? |
时限: |
|
|
WHERE |
我们需要在哪里完成它? |
位置: |
|
|
WHO |
这项任务将由谁来负责完成? |
责任与角色: |
|
|
HOW |
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完成它? |
策略: |
|
|
HOW MUCH |
完成这项任务需要什么资源? |
资源: |
|
|
RESULT |
我们完成这项任务将取得什么成果 |
结果: |
|
|
|
|||
2. 结构化的规则
1)计划:提前做好计划,安排出时间;召开会议是每人的承诺,不应缺席或临时请假。
2)准备:对照行动计划进行回顾和反思,找出困惑,准备问题。明确小组研讨的主题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避免偏离主题、漫无边际。
3)守时:按时到会,确保会议准时开始,不浪费他人时间。遵守给予每个人的发言时间,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发言完毕,确保各成员都有机会讨论自己的问题。
4)平等:与会人员享有平等的发言权,依次轮流发言,不得出现“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现象。与会人员应相互尊重、团结协作,围绕实际问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得搞“人身攻击”。
5)陈述:问题应当具体,不宜太宽泛,陈述时应简明扼要。对小组成员要有充分的信任并真诚地交流。不要对他人过于依赖,只有自己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6)倾听:当小组成员在发言时,认真倾听,不轻易打断别人的发言。放慢节奏,等发言者把话讲完,不要急于抛出自己的想法或作出判断。必要时做好记录。
7)支持:积极参与,向陈述者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或贡献思想,启发陈述者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回应时对事不对人,内容尽量是具体的、对方能够做到的。
8)开放:以虚心学习的心态参与交流,积极吸收他人谈话中富有价值的内容,不封闭自己,不轻易否定他人观点。
9)避扰:不打电话,关闭手机或将其调震动档后放入包中,不吸烟。
10)保密:对讨论的内容做好保密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