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气飞扬的95后,乘风而来的00后,蓄势待发的05后,正成长为职场的力量担当,促发着职场上新风尚;但是对于部分新生代员工表现出四大难:
1. 制度执行难:说不得,骂不得,普通员工离职率高达60%甚至以上;
2. 有效沟通难:凭心情工作,管理者苦口婆心换来的是“新生代”的烦心;
3. 员工培育难:“度娘”为师,敢于挑战权威和传统理念,被称作改变制度的一代。;
4. 员工激励难:从前些年的“佛”、“丧”,到现在的“工具人”、 “内卷”、“躺平”,年轻群体里的“热词”撩拨着社会的舆论风向,
新生代员工,你可以不理解,却不可以视而不见;你可以不欣赏他们,却不可以回避,新生代员工是伴着物质充裕与互联网成长起来的,新生代员工是以自我为中心、崇尚自由的中坚一代。“方向不对,努力白费”,治人者必先治己,治己必先治心;争天下者必先争人,争人者必先争心,如何与新生代员工共舞是本次课程的初衷。
课程收益:
● 认知新生代员的行为特质,比对新生代特质冰山理论,明道取势
● 理解新生代员工价值追求,掌握识人工具与知人善任,有效沟通
● 反思新人培育赋能的不足,应用传帮带教练技术工具,成人达己
● 岗位体验,从评价到发展,帮助新生代打造胜任未来挑战的平台
课程输出:
1. 根据企业要求定制
2. 课程理论与应用工具一套(见清单)
3. 课堂工具演练输出成果
4. 课后作业格式及点评
课程特点:
1. 课前必须调研,掌握企业管理痛点,案例以企业为主,目标明确,实战有用;
2. 理论必须前置,提前发给学员阅读,课堂应用与提问,夯实基础,节约时间;
3. 工具必须演练,课堂作业必定点评,学以致用在当下,课后作业,实效落地。
第一讲:新生代认知重塑
一、《代际特征》解码
案例反思:新生代员工的辞职信带来的思考
认知比对:管理者眼中的新生代
小组共创&代表讲述:新生代自己眼中的自己
1. Deepseek:新生代代际特征(职场行为),
1)成长区:超级个体养成记
2)展示区:超级个体特征集
3)价值区:我是万物的尺度
认知目的:像升级组织战略一样,升级管理者的心智模式
二、管理者认知破壁
案例:某单位新生代员工与上司对话带来的思考
——反思:刚性制度VS 柔性激发(即时反馈/意义驱动/斜杠特质)
应用:针对本行关于新生代员工管理遇到的实际问题解读与措施应对解析
1. 盖洛普Q12理论在柔性管理中的应用
工具应用:理解展示,盖洛普Q12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2. 双因素理论解析:员工为什么满意?为什么不满意
研讨目的:新生代员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
1)公司层面能改善什么?
2)管理者能改善什么?
行动方案:现场作业
第二讲:管理现状比对
一、管理底层逻辑比对
1. 员工为什么满意?为什么不满意
研讨:新生代员工管理是个系统工程,公司层面能改善什么?管理者能改善什么?
案例分享:某公司别开生面的员工手册如何吸引新生代
现场成果:制度层面改进与建议思维导图
2. “期望值”学习与应用,
理论学习: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兴奋需求、反向需求
案例分享:幸福体验+心理攻略
课堂交付:降低新生代员工期望值5个措施
3. 盖洛普Q12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现状比对:量表测试应用
行动方案:现场作业
二、管理方式比对
1. 入职融入:磨刀不误砍柴工,反对不教而诛
问题研讨:员工如何学会守规则,如何给员工讲规则,员工如何能遵守规则
管理反思:“以人为本”是否只是一句口号?新生代员工入职我们为他做了什么?
——膝盖只献给让自己信服的大神 鸡汤过敏,多点人间真相
2. 技能精进:
问题比对:公司是否有“师带徒”协议?师傅是否有带徒费用?师带徒评价准则
是师傅完善?
研讨目的:完善制度体系,建立有效的制度规范,高效执行,有效产出
三、职业生涯
问题比对:职业晋升通道与原则,《职业路径调查表与改善措施指导》
研讨目的:掌握工作VS事业的本质,人不能当工具
第三讲:柔性管理新生代6项修炼(方法与工具应用)
一、迎新氛围打造
1. 入职关怀流程
2. 试用期关怀指引
3. 转正后关怀方式
4. 企业关怀体系
案例工具:某企业员工入职迎新案例
应用比对:本单位优势传承与不足改进(课堂交付)
方法结论:真诚关怀到永远,文化塑造树意识,有效引导定方向
二、风格认知与沟通
1. 工具应用:风格测试与分析《特质测评》
应用场景:课堂对四个代表性学员进行解读分析了解不不同风格的人行事风格,价值追求,沟通因子,激励因子,避免选择上的失误。
2. 明沟暗沟
沟通技巧:同流——交流——同频——交心——交易
3. 情绪关注与沟通(《情绪定律》了解人格构成)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2)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3)超我——遵循至善原则
三、心理期望值重塑
1. 教练技术“平衡轮”工具应用
工具应用:现场演练(情景案例)
工具目标:学习工具操作方法,厘清目标,掌握对话模型逻辑,让新生代员工充分认知自我短板,明确当下目标
2. 发现员工行为背后的动力工具
1)内心矛盾协调
2)帮助他人解压
3)挑战制约信念
4)提升存在感与影响力
四、入职赋能有效引导
课程重点:随堂演练
工具应用:小组PK
输出成果:赋能手册案例
五、强化便捷目标,打造团队一致性
1. 明确目标
2. 强化边界
3. 发现乐趣
案例分析:某新能源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案例
六、像关注客户体验一样,关注新生代员工的工作体验
1. 岗位体验(胜任感):从评价到发展,帮助新生代打造胜任未来挑战的平台
2. 赋权体验(自主感):从控制到赋能,帮助新生代发展在组织内的职业生涯
3. 人际体验(归属感):从服从到认同,帮助新生代建立多样化的非正式组织
4. 价值体验(意义感):从单一到多元,帮助新生代创造个人内在的工作价值
案例分享:某知名企业,新生代员工管理“6感引导法”应用
1感:仪式感
2感:认同感
3感:目标感
4感:亲切感
5感:娱乐感
6感:参与感
现场成果:制度层面改进思维导图及建议
课程结论:新生代员工管理与引导6项修炼
1. 见(观察):接纳而非评价,客观理解新生代员工的心智规律
2. 解(思考):解决而非埋怨,积极引导新生代员工的情绪反应
3. 思(决策):拥抱而非抵触,激发转变新生代员工的行为模式
4. 行(行动):引领而非应对,主动拓宽新生代员工的认知边界
——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生力军已为大势所趋。企业要吸引、发挥新生力量,必须转换思维,针对新生代员工的时代特点,建立更加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完善制度体系,培养看待问题更加包容的心态。只有为新生代提供广阔的施展空间,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激发他们在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才能在新生代主宰的未来竞争中洞察先机,大浪淘沙。
课程总结
课程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