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当今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中,新员工从校园到职场的过渡不仅是一次身份的转变,更是一次认知与思维的“破圈”升级。
校园与职场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生态圈,前者以知识积累和个体成长为核心,后者则以价值创造和团队协作为导向。
如何顺利跨越这一“圈层”,实现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角色转换?
如何高效的进行时间管理?
如何提升团队间沟通协作?
如何有效的应对职场压力?
本课程40%理论讲解+60%的互动体验,确保课程能落地,学员体验佳。
● 新的角色:要转换(人职匹配模型,调整角色背后的认知和思维)
● 时间管理:要提高(多任务同时跟,提升个人与团队的工作效能)
● 团队协作:要沟通(汇报联络商谈,掌握快速融入团队必胜秘籍)
● 工作压力:要调整(压力认知探索,找到应对技巧缓解职场压力)
课前互动:开场关键词分享:关于学习认知
第一讲:“圈层”角色认知
一、校园与职场“圈层”差异
1. 环境差异:从校园到社会,从相对单纯到复杂多元
2. 角色差异:从被动到主动,从过程导向到结果导向
3. 规则差异:从个性到个人,从相对自由到组织纪律
模型应用:《人职匹配模型》
该环节:通过模型分享,引发学员思考:人和职场互动的底层逻辑到底是什么?
二、打破“校园圈层”思维定式
1. 自我需求不清晰
2. 岗位要求不清晰
3. 能力优势不清晰
4. 岗位回馈不清晰
模型应用:《企业要求矩阵图》
该环节:通过模型分享,总结:思维认知必须清晰,职业发展才能事半功倍。
工具应用:《职场能力具备清单》
三、角色转换实现“圈层“突破
1. 能力提升之职业回馈
——职业收益=钱+发展空间+情感
模型应用:《职场回馈公式》
该环节:通过分享,总结:初入职场,向钱看并不是我们的唯 一方向。
2. 能力提升之能力四象限
1)优势区: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2)安全区:让我们获得安全感
3)潜能区:让我们获得成长感
4)盲目区:让我们避免焦虑感
模型应用:《能力管理四象限》
工具应用:《盖洛普能力测试清单》
该环节:能力测试清单,学员对自身能力和职场需求有清晰认知,助力圈层突破。
四、建立“职场圈层”思维模式
1. 职场团队协作思维
2. 职场时间管理思维
3. 职场压力应对思维
第二讲:“圈层”思维升级——时间管理思维
一、时间盘点-你的时间都花在哪儿了
1. 时间的判断与记录
2. 给你的事情排序
工具应用:《时间记录表》
二、应对拖延-时间管理治愈拖延症
1. 拖延症原因与解决对策
1)工作习惯不好
2)工作难度太大
3)完美主义性格
4)不擅长而拖延
小组互动:容易拖延背后原由讨论
视频教学:《时间都去哪儿了》
三、多任务同步-协调时间做好安排
1. 工作信息的有效分类
2. AI工具的应用协同
3. 每天先吃三个“大青蛙”
工具应用:《工作内容组织整理》
小组互动:每天有哪些事情同步要跟进?
四、工作复盘-时间管理不断优化
1. 每天下班前的盘点与记录
2. 同样问题的汇总与调整
小组互动:每天有哪些事情同步要跟进?
第三讲:“圈层”思维升级——团队协作思维
一、团队协作高情商沟通
1. 大脑沟通流程图解
2. 影响沟通9大要素
游戏体验:《沟通全景体验》
该环节:全员游戏互动,让学员对沟通中为什么容易出现问题有初步认知。
二、团队协作要学会接受指示
1. 接受指示重要性
2. 接受指示6W3H
3. 接旨问清关键环节
视频教学:《接受指示的常态表现》
视频教学:《领导下达指示:你该怎么做》
情境模拟:日常工作接受指示场景再现
工具应用:《接受指示六步骤表格生成》方便后续工作跟进
三、团队协作要学会工作汇报
1. 团队沟通为什么要汇报
2. 团队沟通汇报什么内容
3. 团队沟通要清楚向谁汇报
4. 团队沟通为什么需要汇报
5. 团队沟通汇报的中点与方式
6. 团队沟通要汇报到什么程度
视频教学:《问题到底在哪》
视频教学:《你该如何汇报》
工具清单:《多维度展开工作汇报》
该环节:全员视频教学,让学员讨论并分享:问题在哪?如何调整?
工具应用:汇报公式
四、团队协作要学会联络商谈
1. 团队沟通联络疏忽引发的后果
1)你的上级:从不知-不安-不信-不用
2)你的客户:从不知-不满-不信-不买
3)你的生活:从不知-不安-怀疑-争吵
视频教学:《疏忽联络引发的严重后果》
该环节:视频教学,得出结论:联络就是传达信息,别让信息停留在自己这里。
2. 团队沟通请示商谈注意事项
1)请示商谈要做到:预变请示|遇变请示|遇难请示
2)请示商谈要做到:阐明观点|带着对策
3)请示商谈要做到:态度端正|不要隐瞒
案例讨论:《订票》
案例讨论:《商谈的正确打开方式》
工具应用:《汇报·联络·商谈行为改善确认单》
第四讲:“圈层”思维升级——压力应对思维
一、压力的产生
1. 压力=不可预见性+没有掌控权
现场互动:哪些情况会让你产生压力
模型应用:《压力值检测》
该环节:以工具测试形式让大家正确认知压力,别乱给自己贴压力标签。
二、压力的来源
1. 性格方面压力因素
2. 生活方面压力因素
3. 工作方面压力因素
案例分享:《性格原因而产生的压力》
案例分享:《生活当中所带来的压力》
案例分享:《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压力》
三.压力的应对
1.建立情感账户
2. 学会团队协作
3. 学会情绪管理
1)为什么会有情绪?
视频教学:《开车》
该环节: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让大家对情绪能感同身受,代入感极强。
4. 通过情绪的处理缓解压力
处理情绪方法1:发泄
处理情绪方法2:压抑
处理情绪方法3:转移
案例分享:《工作中的情绪表现》
小组讨论:当我们日常有情绪时大家是如何处理的?
情境模拟:面对领导这样的工作沟通,你会有哪些情绪?
课程总结
1. 课程内容的回顾
2. 积分奖励的颁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