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66-0713
关键人才发展密码——任职资格体系建设
参加对象:HR,企业管理者
课程费用:电话咨询
授课天数:3天
授课形式:内训课
联系电话:400-866-0713 19121713555(小元)
微信客服

课程背景 课程收益 课程大纲 讲师介绍

课程背景

      岗位标准如何设计?

      人才标准不清晰?

      招聘、培养、晋升无标准?

      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但如何准确识别、培养和评价人才,成为众多企业面临的难题。任职资格体系建设,作为人才管理的核心环节,其不完善或缺失往往导致企业人才选拔标准模糊、员工职业发展路径不明、人才流失严重等痛点问题。

      一些企业因缺乏系统的任职资格体系,导致在招聘、晋升和考核时,过于依赖主观判断或经验,难以做到公平、公正和公开。这不仅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也影响了企业的整体绩效和长远发展。

      本课程旨在帮助企业构建科学、合理的任职资格体系,明确各岗位的任职资格标准,为人才选拔、培养和评价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企业可以优化人才结构,提升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进而实现企业的持续稳健发展。

课程收益

课程特色:

项目实施结构化:过程有工具

工具教学表格化:操作有产出

产出成果可视化:输出有成果

成果落地实用化:落地能转化

 

课程成果:

课程产出1:一套任职资格标准

课程产出2:一套胜任力标准

 

课程价值:

价值点1:建设一套人才梯队标准,完善人才管理体系

价值点2:健全人才培养的体系,使人才培养更科学有效

价值点3:通过学习,使学员掌握岗位任职标准的建设

价值点4:能够健全本公司的人才结构,完善公司的人才池,解决公司人才短缺问题

价值点5:为人才盘点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第一讲:岗位设计与人才梯队建设

一、岗位与人才梯队的认识

1.岗位与人才梯队的基本概念

小组研讨:当下用工都有哪些困难?

2.企业对于人才梯队的需求

3. 个人在人才梯队里关心的问题

案例分析:世界500强应对人才的策略

二、人才梯队的作用

1. 抗风险性

2. 组织扩张

3. 人力资源

小组研讨:你的部门面临过哪些人才风险

案例分析:某世界500的做法

二、人才培养与人才梯队

1.人才梯队建设流程与内容

2. 人才培养的最佳实践路径

案例分析:开会所需要的能力

游戏:捏鼻子

 

第二讲:构建岗位任职标准

一、标准设计的基础与原则

1. 梯队通道的设计

1)常见通道分类

2)通道标准定义

2. 设计理念与原则

1)前瞻性

2)实用性

3)导向性

4)专业性

5)主动性

实操:撰写本部门的通道

二、人才行为标准层次结构

1. 基本单元标准

1)基本定义

2)职责范围

2. 基本要求标准

1)专业年限

2)绩效要求

3)贡献要求

4)公司培训

实操:撰写本部门基本要求

三、素质标准设计步骤要点

1. 体系设计思路

——素质冰山模型

2. 构建素质模型

1)素质模型的认识

2)常见通用素质项

3)确定核心素质项

头脑风暴:标杆的素质能力

四、人才行为标准层次结构

1. 行为分层内容解析

1)工作模块

2)行为要项

3)关键行为

2. 工作模块设计思路

1)工作模块的来源

2)工作模块的设计

案例:某生产单位的职责模块

3. 行为要项设计思路

1)行为要项关键活动

2)行为要项设计准则

3)行为标准等级差异

实操:设计本部门的标准行为

4. 必备知识技能设计

1)公司知识

2)环境知识

3)专业知识

4)基本技能

五、岗位任职认证与管理

1. 管理分工与职责

1)认证委员会成立与职责

2)认证小组的成立与职责

2. 认证的基本规则

1)认证内容及标准

2)认证时间与规则

3)认证类别与时机

3. 人才认证的流程

1)认证流程与答辩

2)认证的申诉流程

3)特殊的申报流程

4)总体的推行计划

 

第三讲:设计岗位人才培养标准

一、人才培养的培养策略

1. 学习策略的三个维度

1)难度

2)重要性

3)执行频率

小组研讨:这项工作三个维度如何评分

2. 学习策略的数据模型

1)高山模型

2)平原模型

3)山谷模型

案例分析:该模型适合哪个岗位的学习策略

3. 学习策略选择表

1)策略选择表解读

2)策略选择的方法

练习:根据自己岗位的行为要项,进行学习策略分析

成果发表点评:每组学习策略发表并互评

二、主修课的设计

1. 主修课课名撰写方法

2. 授课时长次数

案例:如此高大上的课程名称

三、边界知识设计

1. 边界知识课名撰写方法

2. 边界知识共创

案例:某管理岗边界知识

四、在岗训练设计

1. 在岗训练课题名称撰写方法

2. 学习频次正确的理解方式

五、师带徒与总结

1. 师带徒次数

2. 案例总结次数

练习:撰写本岗位的完整学习地图

成果发表:每组成果发表并互评

 

核心优势:

1. 项目成果更有效:利用721学习模型设计更加有效的学习内容

2. 项目设计更系统:任职资格的五大维度进行设计

3. 资深老师的辅导:来自世界前10强成功的经验复制 

4. 核心知识的研发:任职资格萃取表

5. 大量客户的实践:已经在制造业、医药业、研发、大健康、门店十多个行业成功案

讲师介绍
  • 咨询热线

    400-866-0713
    19121713555(微信同号)
  • 企业邮箱

    yst@yuanstai.com
  • 微信咨询

    搜手机:19121713555
    微信号:yuanstai6666

19121713555

在线留言

在线客服